每年,产自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的粮食,通过精心规划的物流网络,持续不断地流向广东、浙江、四川等粮食需求旺盛的南方地区,这一壮观的粮食流通现象被形象地称为“北粮南运”。
辽宁,作为连接东北与南方市场最近的出海门户,其地位在“北粮南运”中尤为重要。据统计,每年约有60%至70%的粮食从这里通过海运方式向南输送,使辽宁成为这一粮食流通大动脉上的关键节点。
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营口港、大连港、锦州港、盘锦港、丹东港,进行了一系列实地探访,亲身体验粮食从内陆到海港的顺畅转运过程,见证辽宁作为粮食出海枢纽的强劲动力与高效运作能力。
中秋节期间,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渤海之滨的辽港控股(营口)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码头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抓紧组织生产、保养设备,为即将到来的“北粮南运”高峰期做足准备。
营口港位于辽东半岛中部,西临渤海、辽东湾,是距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口,坐拥8个粮食装卸泊位和3条铁路运粮专线,粮食中转量长期位居北方港口之首,成为“北粮南运”的主枢纽港和东北地区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
“以前,营口港北粮南运长江航线最远至湖北宜昌。今年,我们开辟了新航线,最远到达重庆,向西南腹地延伸了660多公里。”营口港粮食公司货运部副经理杨军表示。自今年5月开通重庆新航线艘船舶走此航线运粮。目前,营口港“北粮南运”海运航线最远至湛江,走长江水路最远至重庆。
物产中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粮化部负责人徐超靖告诉记者,公司从黑龙江佳木斯地区采购玉米,先通过铁路方式发运至营口港,再通过海船运输至长江口南通港,在南通港进行驳载后江运至重庆果园港。
9月16日,在大连港散粮码头的粮食泊位边,一列列特制的敞顶集装箱班列缓缓驶入。与传统的封闭式集装箱不同,它们顶部开放,便于粮食直接装卸。
大连港现有5个粮食泊位,其中专业化粮食泊位2个,昼夜最大装船能力为3万吨,最大卸船能力为2万吨,最大靠泊能力达10万吨级,年总通过能力为983万吨;拥有粮食铁路专用线条,昼夜铁路最大接卸能力为2万吨,公路最大接卸能力达2000吨。
长期以来,传统物流模式和运输载体的限制成为制约“北粮南运”的瓶颈。大连港创新采用敞顶箱粮食货物“班列+班轮”甩挂滚装运输新模式。敞顶箱作为一种尺寸较大的集装箱,具有装卸快捷、减少货损、节省人力等优势。滚装车拖盘甩挂方式装船作业则是直接将敞顶箱点对点地甩挂在客滚船上,解决了传统运输方式中操作环节多、耗费时间长等问题,成功实现东北粮食首次以铁路敞顶箱甩挂滚装作业方式完成跨海运输。
“这种运输模式将东北粮油等优质商品运送到华东地区的时间可由过去的10天压缩到5天。”辽港集团大连港客运总公司副总经理张耕表示。
“班列+班轮”甩挂滚装新模式整合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甩挂运输、客滚运输等多方优势,周转速度快、运输质量高、物流成本低,为东北腹地粮食的集疏运提供了全新的物流选择。
9月15日,锦州港粮食码头上,几艘万吨级粮船正在紧张作业,每艘货轮同时由四五台门机负责装卸。
作为东北陆海新通道门户港,锦州港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地区粮食南运的主要出海口。截至去年,锦州港已连续23年蝉联“内贸散粮中转第一大港”,堪称“北粮南运”的风向标。随着今年秋粮收获季节的到来,锦州港“北粮南运”工作即将步入高峰期,大量来自辽宁西部、吉林中西部、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粮食将在这里下海,运往南方。
为避免粮食集港高峰期出现仓容紧张等情况,今年,锦州港签下港口仓储合作库15家,扩展港口粮食仓容约150万吨。同时,不断提升作业效率与现场管理水平,确保“北粮南运”粮食在港中转高效顺畅。
记者注意到,港内矗立着大量高达50米的筒仓,用于粮食的短期存储。传统的入仓方式会使粮食从仓顶入口经传送装置倾泻而下,易造成颗粒破损。为进一步降低破损率,锦州港在仓内设置了40米高的旋转式溜槽,让粮食如坐滑梯般匀速平稳入仓,这一改进使粮食破损率有效控制在2以内。
9月15日,在位于盘锦辽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盘锦港粮食码头,一艘4.6万吨、主要运输大豆的货船已经停靠。
距离码头不远处,多个淡蓝色屋顶的厂房已经建成,这是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的京粮盘锦港粮食物流产业园项目。截至今年6月,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预计年内投产。项目建成后,具备粮食收购、集并、储存和装船运输功能,静态存储能力达12万吨,年可周转粮食100万吨以上。
目前,当地已建成29个泊位,投入使用21个,粮食年通过能力超过1000万吨。开通了16条常态化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基本覆盖大连、唐山、上海、宁波、连云港、泉州、福州等国内沿海地区。同时,开通至云贵川、东南沿海粮食通道,盘锦港“北粮南运”及进口粮食转运配套体系日趋完善。2024年1月至7月,盘锦港完成粮食吞吐量255.9万吨,同比增长8.7%。
连日来,粮食船舶接续到达丹东港,粮食生产作业高峰频现。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与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强化沟通协调,在粮食船舶“套泊热接”作业模式的基础上,开启“套泊热接+减载移泊”作业新模式,大幅提高了泊位利用率,缩短了船舶靠泊时间。
丹东港是我国沿海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和东北地区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为“北粮南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丹东港以3个7万吨级专业粮食码头自动化粮食装卸系统为平台,拥有大型筒仓、平仓等先进综合配套设施以及火车粮食装卸线和多个卸粮坑,日均接卸能力达10万吨。
前几日,两艘7万吨大豆船舶相继到港。作业过程中,丹东港发挥粮食泊位和13^#泊位跨泊作业效率高的优势,抢卸先靠泊的“卡斯特”轮,及时调整“阿拉提”轮泊位,实现一进一出无缝衔接。此种模式使粮食码头保持满负荷运转,缩短了船舶在锚地的等待时间,最终“卡斯特”轮比计划提前6小时、“阿拉提”轮比计划提前8小时完成卸船。
今年以来,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聚焦系统性效率提升,发挥自动化硬件优势,不断深挖码头潜能、释放码头效能,重点围绕提升作业效率、提高泊位运行能力,组织生产部门持续攻坚,以一流的港口服务为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添砖加瓦。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